質量管理是對企業的日常運作進行管理,是一種連續不斷、周而復始的工作過程。人、財、物、信息等生產要素在質和量滿足生產過程的需求,是組織好生產過程的前提條件;要使各要素在生產過程中處于最佳的狀態,按照產品的生產工藝要求組成彼此聯系的、有序的、高效的完整體系,企業必須通過一系列的技術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對電液推桿生產中的主要缺陷運用質量管理工具進行了分析,準確找到產品缺陷的主要原因,提出了質量改善的具體工作,進而為企業提高和改進產品質量明確了方向。
1.產品簡介
電液推桿以電動機為動力源,通過電動機正(或反)向旋轉,使液壓油經過雙向齒輪泵輸出壓力油,經油路集成塊,送到工作油缸,實現活塞的往復運動,現已廣泛用于冶金、礦山、煤碳、電力、機械、糧食、水泥、化工、水利、運輸等部門,是不可缺少的通用動力源。產品零部件由本廠加工和外購組成,本廠加工的零件主要有:桿軸、前后端蓋、油口連接板、連接罩、后端蓋、缸筒、推桿等。
2.產品質量缺陷及原因分析
根據現場數據收集、用戶信息反饋、發現生產過程中產生大量的廢品。產品缺陷與桿軸與法蘭螺紋配合間隙過大、桿軸表面粗糙度不達標、后端蓋與缸筒焊接產生變形、缸筒內壁粗糙度不夠、工作中放氣口漏油、工作中產品晃動等項目,抽取90件記錄產品質量缺陷頻數分另為45、25、6、3、3、2。運用排列圖分析方法,產品質量缺陷問題主要是同桿軸與法蘭螺紋配合間隙過大、桿軸表面粗糙度不達標造成,這兩項缺陷占了總數的83.4%,因此,解決這兩項缺陷就可以使產品大幅度提高。
從“5M1E”6個方面查找原因,分析結果表明:桿軸與法蘭螺紋配合間隙過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人沒有做到對機床定期期檢查和維修,導致主軸松動和夾具失調;員工缺少必要的技能和質量意識培訓,對三角螺紋加工技能明顯不足;原材料質量不過關。
桿軸是電液推桿產品中技術要求較高的零件,關鍵操作在于如何保證M27×2-6g和?35mm外圓的質量。對于螺紋質量來說,生產重點在于如何保證螺紋符合三角螺紋的螺距和牙形。操作者對三角螺紋的理論知識和加工方法了解不夠,出現了螺紋配合間隙過大的質量問題:?35mm外圓表面粗糙度要求達到0.4μm,為了保證下一道工序鍍0.03-0.05mm厚的金屬鉻,表面粗糙度公差為0.4±0.3μm。對20個零件用TR100粗糙度測量儀進行粗糙度測量,每個零件各取5處不同部位測量,運用Minitab進行數據正態性檢驗及測量系列穩定檢測。結果顯示數據正態性檢驗中P=0.514,確認數據為正態分布;測量系列Gage R&R<10%,確定測量系列良好,過程處于受控狀態。為了更清楚了解生產過程滿足規格要求能力,需要對其進行過程能力分析。過程能力指數能夠及時反映生產過程能力水平,能力指數Cp=0.72,過程能力不足。因此,需要改進工藝,提高過程質量。
揚州燁航液壓機械有限公司專業生產電液推桿以及電液推桿配套產品。